2025.09.15 Day2
1、目标和体系有什么不同?我最初是从“呆伯特漫画”的创作者斯科特·亚当斯(Scott Adams)那里了解到两者的区别的。目标是关于你想要达到的结果,而体系是涉及导致这些结果的过程。
2、争取每天都有进步是你走向成功唯一的方法。
3、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好的结果,那就别再紧盯着目标不放,而要把精力集中到你的体系建设上。
4、目标的意义在于确定大方向,但体系会促进你的进步。假如你为目标绞尽脑汁,却对体系设计关注不足的话,就会出现一些问题。
5、你重蹈覆辙的根本原因是你从未改变导致这种状况一再发生的体系,你所做的一切只是治标不治本。
6、当你爱上过程而不是结果时,你不必等待容许自己享受快乐的那一刻的到来。只要你创建的体系在正常运行,你就会在整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。
7、当你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一个特定的目标上时,一旦目标实现,推动你努力前行的动力也就失去了依托。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在完成预定目标后又恢复了旧习惯。
8、设定目标的目的是赢得比赛,构建体系的目的是持续参与这项赛事。意在长远的思维方式不会拘泥于具体的目标。这不是为了取得任何单一的成就,而是一个精益求精、日趋进步的渐进过程。归根结底,你对这个过程锲而不舍的坚持决定着你进步的程度。
9、关注整个体系,而非单一目标,这是本书的核心主题之一。
10、如果你很难改变自己的习惯,问题的根源不是你,而是你的体系。坏习惯循环往复,不是因为你不想改变,而是因为你用来改变的体系存在问题。 你要做的是不求拔高你的目标,但求落实你的体系。
11、它们微小,但很强大。这就是“微习惯”一词的含义。也就是说,它是一种有规律的练习或惯常举动,本身微不足道且简便易行,却是不可思议的力量之源;另外,它也是复合增长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。
12、改变习惯之举颇具挑战性,原因有两个:(1)我们没有找对试图改变的东西;(2)我们试图以错误的方式改变自己的习惯。在本章中,我将讨论第一点。
Grace306: 许多人开始改变自己的习惯时,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上。这会导致他们养成基于最终结果的习惯。正确的做法是培养基于自己身份的习惯。借助于这种方式,我们的着眼点是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13、第三层是改变你的身份。这一层有关改变你的信念:你的世界观、你的自我形象,以及你对自己和他人所做的判断。你持有的大多数信念、假设和偏见与这个层次相关。
14、如果你从未改变支配着你以往行为的潜在信念,你很难改变你的习惯。虽然你制定了新目标和新计划,但是你还是你,并没有任何变化。
15、内在激励的终极形式是习惯与你的身份融为一体。说我是想要那样的这种人是一回事,而说我本身就是这种人则是另外一回事。
16、一旦涉及你的自豪感,你就会尽心尽力地保持你的习惯。
17、任何一天,你都可能因为太忙、太累或无数个其他理由而打乱自己的习惯。然而,从长远来看,你不能坚持习惯的真正原因是你的自我形象妨碍着你。这就是为什么你不能太执着于一种身份。进步要求你吐故纳新,成为你自己的最佳版本需要你不断地修饰自己的信念,提升和扩展自己的身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