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程:提供计算资源的单位
线程:真正工作的单位(cpu调度最小单元)
GIL锁:全局解释器锁(是CPython解释器特有的,平时说的Python解释器一般都是CPython解释器,还有GPython等等)
让一个进程中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可以被CPU调动。
所以Python中应该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多线程的,普通的IO密集型操作也用不上多进程,比如爬虫等
所以在计算密集型才需要考虑使用多进程来进行并发运算
join等待子线程执行结束
setDaemon(必须放在start之前)True设置守护线程,主线程结束,子线程自动关闭,False设置非守护线程,主线程等子线程执行完毕之后,主线程才结束
setName给线程取名字 thread.current_thread().getName()获取当前线程名称,给线程设置名字必须要在开始之前
自定义类,继承thread.Thread,然后添加def run(self)就可以添加干的事
threading.RLock()申请锁,释放锁,不同线程必须要用同一锁才有意义,因为一个申请释放完之后另一个才能申请释放,所以用同一把锁才能有效的让线程有序执行和排队
两种上锁和释放锁的方式,with更加简洁,像是文件的打开关闭
有些操作默认是线程安全的,内部形成了锁的机制,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无需通过锁再处理,比如list.append(),以下这些都是线程安全的
Lock()和RLock()基本相同,但是Lock()不能进行锁的嵌套,锁一次解一次是没问题的,而且这种情况下,Lock比RLock的效率要高
比较适合的情景,不用担心协同开发导致的锁问题
CPU分片计算,线程的切换会导致大量线程时速度的下降
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()
pool.shutdown()有点像Thread.join()
闭包操作真有意思,就不用改函数输入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