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news >正文

第一周数据可视化作业

一、个人介绍
My name is Ou Qi. (🙂) 我性格阳光开朗,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热忱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,尤其从小就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 —— 课堂上会紧跟老师的思路深度思考,课后也常主动琢磨题型、尝试举一反三,在不断推导中把知识学扎实。
二、我的专业选择与学习历程
步入大学,仿佛踏入了知识的广阔海洋。填报志愿时,"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"专业一下子吸引了我:不仅因其名称传递出的新颖感,更因为我意识到,随着科技与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,算法早已融入日常生活————就像大家常刷的抖音,平台正是通过分析用户特征、提炼兴趣偏好,才能精准推送符合用户喜好的内容,这让我对专业的"实用性"和"发展潜力"充满好奇。
真正接触这个专业后,我才发现它的职业路径远比想象中丰富(比如数据分析师、数据管理、数据应用开发等)。这段学习经历也让我收获满满:
大一学年:我们先学习了《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导论》,这门课的期末考核是独立完成一篇论文————整个过程特别有意义,我不仅掌握了论文框架设计、文献引用规范,还摸索出"如何让内容更有逻辑、更贴合评分标准" 的小技巧;同时也学习了C语言和高等数学,其中高数学习很顺利,不仅没有挂科,成绩还比较理想,这也让我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理论课学习方法。
大二学年:课程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。我们系统学习了Java、Python 等编程语言,让我对"编程如何实现功能"有了具体认知;同时也陆续接触了离散数学、线性代数、概率统计等基础理论课,这些知识像"地基"一样,为后续深入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。后续也学习了数据采集与数据挖掘等课程,让我们对数据分析有了更为系统的理解,Python上一张张图标的生成,让我觉得倍感骄傲,图表的漂亮也让我越来越喜欢编程。
三、现状、经验与未来计划
(1)技能储备与技术偏好
已具备的能力
掌握 Python基础语法,能独立编写简单脚本,例如完成基础数据处理任务(如Excel数据清洗)或进行爬虫入门实践(如抓取公开平台的简单信息);
了解 HTML、CSS与JavaScript基础知识,可独立搭建结构清晰的静态网页;
熟悉Git的基本操作(如提交、分支管理),并能运用GitHub进行代码版本管理,养成"及时存档、便于协作"的习惯。
技术偏好
我对后端开发和数据处理方向更感兴趣—————尤其喜欢用代码解决实际业务问题,比如通过编程实现"自动化办公(如批量处理报表)""数据分析(如提炼业务趋势",这种"技术落地解决问题"的过程,能让我清晰感受到自身能力的价值。未来,我计划深入学习Python后端框架(如Django)和数据库技术,进一步夯实这一方向的核心能力。
待提升的能力
缺乏大型项目开发经验,对"代码模块化设计""可维护性优化"等工程化思维的理解还比较浅;
数据库深层操作不够熟练,比如复杂查询语句的编写、数据库性能优化(如索引设计)等;
调试能力有待加强————面对bug时效率较低,尚未形成"定位问题→排查原因→解决问题"的系统排错思路。
四、课程期待:
希望能学到规范的项目开发流程,提升代码质量;在实践中想担任"功能实现者"的角色,负责具体模块的编码,同时向团队里有经验的同学学习协作技巧。
未来规划与准备
我计划未来进入互联网公司做后端开发。目前的准备包括:每天刷1-2道算法题,巩固逻辑思维;每周看一篇技术博客(如掘金、InfoQ),了解行业动态;正在自学MySQL数据库,争取本学期掌握基本的增删改查和简单优化。
优势:对编程有持续的热情,愿意花时间钻研问题;自学能力较强,遇到不懂的知识会主动查资料、看教程。
劣势:项目经验较少,面对实际开发场景时可能会手足无措;数学基础一般,对算法的理解不够深入。
本学期规划:
完成课程所有实践项目,确保代码量达标;
精读一本Python后端开发相关的书籍(如《Django Web开发实战》);
参与一个开源项目的简单贡献(如修复小bug、完善文档)。
(3)代码量与目标
当前代码量:
Python:约5000行(包括课程作业、小脚本、爬虫练习);
HTML/CSS/JavaScript:约2000行(主要是静态网页作业)。
目标代码量:
了解到一流互联网公司的后端开发岗位,通常要求累计代码量在10万行以上(包括项目开发、算法练习等),我计划在毕业前达到这个目标。
(4)时间投入与计划
每周计划投入15-20小时在这门课上(包括上课、做作业、复习)。
选择:D(如果进度落后,会额外增加时间,直到达到目标)。
课程结束时计划完成10000行代码(平均每周约 600-800 行)。
WOOP方法规划
Wish:课程结束时,能独立完成一个功能完整的小型后端项目(如简易博客系统),代码规范且无明显bug。
Outcome:实现后,不仅能掌握项目开发的基本流程,还能在简历上增加一个实际案例,面试时更有底气;同时,面对复杂问题时会更自信,不再害怕"从零开始写代码"。
Obstacles:最大的障碍是 "拖延症"—— 遇到难写的模块会想先放一放,结果堆积到最后熬夜赶工,导致代码质量差。比如之前写爬虫时,因为解析网页结构太复杂,拖了一周才完成,最后很多细节没处理好。
Plan:如果遇到想拖延的情况,就用 “番茄工作法”—— 设定 25 分钟倒计时,期间只专注于当前任务,不做其他事;倒计时结束后休息5分钟,再开始下一个循环。如果25分钟内没思路,就先记录下卡住的点,向同学或助教请教,不硬耗。

http://www.wxhsa.cn/company.asp?id=5155

相关文章:

  • 用 C++ + OpenCV + Tesseract 实现英文数字验证码识别
  • java 第一节课课前提问
  • 二进制解码器、选通器和分配器
  • 2025最新版 Photoshop软件免费下载安装完整教程(PS2025)超详细安装教程
  • nac一键卸载软件脚本
  • 交叉编译openharmony版本的openssh
  • 为什么不建议在 Docker 中跑 MySQL
  • CFD
  • [MCP][05]Elicitation示例
  • Warsaw主题关闭导航条
  • Python Socket网络编程(2)
  • PS2025安装包下载及PS2025安装包安装教程详细步骤(包含安装包下载链接)
  • Nature Genetics | 本周最新文献速递
  • 关于go里切片作为函数参数时是引用传递还是值传递
  • DRAN读写循环
  • 数据结构操作相关
  • Neisbitt 不等式的证法
  • 端口转发神器Rinetd:轻量级安装与配置指南
  • C语言中递归思想的应用
  • WITH RECURSIVE 递归公用表表达式(CTE)
  • leetcode 3541. 找到频率最高的元音和辅音 便捷
  • 匿名递归与不动点组合子
  • Markdown学习Day01
  • flutter compass结构代码分析
  • 25.9.15
  • 二十八、共享内存多处理器的基本概念
  • 详细介绍:【ARMv7】系统复位上电后的程序执行过程
  • C#高级语法
  • 配置Maven
  • 那两年的回忆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