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我日常有三个常做的事:刷视频、玩游戏、偶尔画画。刷视频时,我不只是看娱乐内容,遇到 “Python 基础操作”“PS 简单修图” 这类实用知识,会随手存到收藏夹,每周还会抽 1 小时把零散知识点整理成笔记,现在已经攒了厚厚一本,之前帮同学修图时,还从笔记里找到过调整色调的小技巧。玩游戏偏爱《王者荣耀》画画则是睡前放松的方式,用平板画些卡通小人,虽然不算专业,但坚持了两年,也练出了点 “抓细节” 的本事。
不过我得坦诚,专业能力目前还比较弱。计算机操作方面,能熟练用 Word 排版文档、Excel 做求和、筛选这类基础表格,也能自己安装 Python、PS 这些软件;编程上,只懂 Python 最基础的语法,能写出 “打印 1 到 10 的数字”“计算两数之和” 的简单代码,但遇到循环嵌套、函数调用就容易卡壳,对 “算法”“数据库” 这些专业名词更是一知半解,脱离教程根本写不出完整的小脚本。我对 “能解决日常问题” 的技术更感兴趣,比如想学会用 Python 写 “自动整理视频笔记文件夹” 的工具,把不同类型的笔记分到对应文件夹,不用再手动归类;也想再学些 PS 进阶技巧,给画画作品加更精致的边框和阴影。
未来暂时没定太长远的目标,先以 “1 年内掌握 1-2 个实用技能” 为小方向,能靠这些技能解决自己或身边人的小问题就很满足。本学期我计划每周花 10 小时在这门课上,选选项 D——“比以前课要多很多,直到达到目标为止”,毕竟基础弱,得多花时间补。代码量方面,目前只写过 200 行左右的 Python 练习题,希望课程结束时能累计完成 1000 行,平均下来每周要写 70 行,我打算把任务拆到每天,比如工作日写 10 行,周末集中写 20 行,避免堆到最后完不成。
我还试着用 WOOP 方法做了计划:Wish 是课程结束时能独立写出 “整理视频笔记” 的 Python 脚本,同时彻底搞懂循环、函数这两个知识点,不用再频繁翻笔记;Outcome 要是能实现,不仅能解决自己整理笔记的麻烦,还能让我少点 “基础差学不会” 的焦虑,说不定还能帮同学写类似的小工具,想想就很有成就感;Obstacles 最担心的是 “遇到难题就想放弃”,之前学 Python 嵌套循环时,卡了半小时就烦了,跑去刷视频浪费了一下午;Plan 所以我定了个小规则:如果写代码卡壳超过 30 分钟,就先关掉电脑,看 10 分钟自己画的卡通画放松,回来后先查 “类似问题的解决思路”。
课程实践中,我想当 “辅助角色”,比如帮小组整理项目文档、做简单的图片素材,趁这个机会多观察其他同学怎么写代码、怎么解决问题,偷偷学经验。我最期待在课程里补牢编程基础,搞懂之前没明白的知识点,更希望学会 “怎么独立查资料解决问题”,不用总依赖别人。反馈方面我选选项 C,平时会把上课没懂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,比如 “Python 函数里的参数怎么传值”“Excel 里的数据怎么导入 Python”,保证一学期至少问 3 个问题;老师发课程反馈表时,我会认真写自己的真实感受,比如 “这节课的循环案例很实用,但讲得有点快,希望下次能多留 5 分钟让我们自己练”,这样老师也能知道我哪里没跟上,后续讲课更有针对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