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创建套接字(Socket) :
在Linux中,使用socket()
系统调用来创建一个套接字。对于UDP,第一个参数是AF_INET
(对于IPv4)或AF_INET6
(IPv6),第二个参数是SOCK_DGRAM
,标识为数据报套接字。int sockfd = socket(AF_INET, SOCK_DGRAM, 0);
-
设置套接字选项(可选) :
可以使用setsockopt()
来设置套接字选项,如重用地址或端口等。int optval = 1; setsockopt(sockfd, SOL_SOCKET, SO_REUSEADDR, &optval, sizeof(optval));
-
绑定地址和端口(仅限服务器端或需要的客户端) :
使用bind()
系统调用将套接字与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关联起来。struct sockaddr_in addr; addr.sin_family = AF_INET; addr.sin_port = htons(12345); addr.sin_addr.s_addr = htonl(INADDR_ANY); bind(sockfd, (struct sockaddr *)&addr, sizeof(addr));
-
数据发送与接收:
- 发送数据使用
sendto()
,它包括目标地址和端口信息。 - 接收数据使用
recvfrom()
,它可以得到发送方的地址信息。
char *message = "Hello, UDP!"; struct sockaddr_in dest_addr; sendto(sockfd, message, strlen(message), 0, (struct sockaddr *)&dest_addr, sizeof(dest_addr));char buffer[1024]; struct sockaddr_in src_addr; socklen_t addrlen = sizeof(src_addr); recvfrom(sockfd, buffer, 1024, 0, (struct sockaddr *)&src_addr, &addrlen);
- 发送数据使用
-
关闭套接字:
通信结束后,使用close()
系统调用来关闭套接字。close(sockfd);
-
错误处理:
所有系统调用都可能出错,合适的错误处理能提高程序的健壮性。使用errno
来检查错误代码,并利用perror()
或strerror()
来输出或处理错误信息。 -
多线程或多进程:
在处理大量并发客户端时,可能需要使用多线程(pthread库)或多进程(fork系统调用)来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