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候你会发现,项目开了很多会,但真正关键的信息总没人能说清楚。
聊天记录翻了上百条,想找一个需求文档,却根本不知道谁发过、什么时候改过。
明明都在干活,但交付一到最后总是一团乱:谁漏了?谁改了?谁没跟上?
当一个项目变得越来越“抓不住”时,问题可能不是人不努力,而是这个过程太复杂,靠人力已经“管不住了”。
本期文章我们试着把项目管理这件事讲清楚:
什么情况下真的需要工具?哪些团队适合什么样的工具?又该怎么选、怎么试?
01 什么是项目管理软件?
项目管理软件,就是一套帮你“把一件复杂的事,按步骤、有计划地推进,并最终落地”的工具系统。
无论你是做产品的、搞工程的、管交付的、还是接项目的,只要你面对的是一个“多人协作、耗时多天、有明确目标和交付物”的任务,那这个任务就是一个“项目”。
而项目管理软件,就是让这类任务变得更有序、更透明、更高效的工具。
▼ 项目管理软件的价值
02 项目管理软件它到底能做哪些事?
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软件,通常包含以下核心模块(不同行业会略有不同):
▼ 项目管理软件核心功能和解决的问题
简单来说,使用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帮助我们,在整个项目周期:
做事有条理、谁做什么都清楚、事情做没做完看得见、出了问题能查清、每次做得比上次好。
它不是任务todo工具,而是“复杂任务过程管理的协作平台”。
03 项目管理软件是大公司才需要的吗?我们公司到底需不需要?
不是只有大公司才需要,项目管理软件适用于所有“项目型团队”,无论你是初创公司、小团队,还是正在发展的中型企业。
关键不在于规模,而在于你是否遇到了以下这些“项目管理难题”:
▼ 项目管理难题
如果以上内容你正在经历,那就说明:你的项目已经“管不住了”,需要借助项目管理软件来帮忙。
04 那我们公司已经有飞书/钉钉/企业微信了,还需要项目管理软件吗?
可能你看到这里了,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。我们有了这些软件,还要不要上项目管理软件?
其实,我认为这并不冲突,软件和软件之间并无直接的互斥关系,主要看适不适合自己的工作习惯和工作场景。就比如:
飞书作为项目管理工具,比较适合:
-
内容创作团队(抖音、B站、视频号工作室,如影视飓风)
-
创新类小团队:5~20人以内,任务多变、流程灵活
-
有一定搭建能力的团队:能用“多维表+自动化”自己拼出流程
但如果你是下面这类公司,更推荐用专业的项目管理软件:
-
多项目并行、资源协调复杂(如设计院、工程公司、软件研发)
-
项目工期长,涉及阶段性交付、风险管理
-
项目角色多,协作链路长(如产品-研发-测试-运营)
以“影视飓风”团队为例,一起来看看B站百大Up主怎么说:
05 有哪些项目管理软件可以选择?
因为不同行业、不同场景、不同项目形态,对工具的需求差异还是蛮大的。
所以我们在选择项目管理软件时,不一定是选择“最贵最强的”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
目前,主流的项目管理软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:研发型、通用型、工程型。
它们的适用场景、核心功能重点、代表产品各有不同。
➀研发型
适用场景:软件/产品/互联网研发项目
典型行业:IT、软件公司、产品团队
管理重点:敏捷开发、需求-开发-测试-发布闭环
功能侧重点:需求管理、迭代计划、任务看板、缺陷跟踪、代码集成
常用软件:Jira、Code、redmine、青铜器RDM、璞华PMS
✅ Jira
制造商:Atlassian
软件介绍:
适用行业/组织类型:
软件开发公司、互联网企业、IT 服务商、金融科技机构等技术导向型组织
选型建议:
适合成熟研发团队,尤其是追求开发流程自动化和持续集成的企业。对流程自定义与英文界面接受度有一定要求。
✅ Codes
制造商:四川无限智达科技有限公司
软件介绍:
Codes 是一款专业研发管理平台,提供 15 人以下不限功能免费版本(本地安装,非常友好),支持敏捷、瀑布、Kanban 及混合流程,覆盖需求、迭代、缺陷、测试、发布、目标与知识管理。
Codes 是国内首款重新定义 SaaS 模式的开源项目管理平台,支持云端认证、本地部署、全部功能开放(不限制功能,商业版用免费版只有用户数的差别),并且对 15 人(最多 20 人)以下团队免费。它通过创新的方式简化研发协同工作,使敏捷开发更易于实施。并提 供低成本的敏捷开发解决方案,如事件驱动实现的 “事找人”、自动生成工作周报,多事项闭环迭代,日报与工时填报融合、同步在线离线测试用例、流程化管理缺陷、低代码接口自动化测试和 CI/CD,以及基于迭代的研发管理和测试管理等,践行敏捷开发。全面的功能覆盖,有需求池、原型管理、工单管理、工作汇报、需求管理、任务管理、测试管理、缺陷管理、自动化测试、项目文档、工时进度管理、风险管理、项目管理(支持多种模式),统计分析等功能。
适用行业/组织类型:
互联网初创公司、创意设计团队、数字营销组织、小型研发协作团队。无论是需要需要全面的项目管理和协作功能的中大型企业,还是追求轻量化和易用性的中小型团队都适用。
选型建议:
适合希望快速建设研发流程自动化、自主研发管理体系的团队,但非研发协同需求支持较弱。
✅ redmine
制造商:国外开源机构
软件介绍:
redmine是一款开源项目管理系统,覆盖需求、任务、Bug、测试、发布等完整研发生命周期,支持敏捷、瀑布,开源便于定制和二次开发。
适用行业/组织类型:
中小型软件企业
选型建议:
适合对成本可控、代码与数据私有化有较高要求的研发团队使用。但在跨部门协同和流程柔性方面支持较弱,更适合用于纯研发团队的内部管理。
✅ 青铜器RDM
制造商:深圳市青铜器软件系统有限公司
软件介绍:
适用行业/组织类型:
电子、汽车、医疗设备、通信、软件
选型建议:
适合硬件产品研发型,且重视物料、文档、变更和跨系统协作的公司。相比于其他同类型软件实施与部署周期较长,初始使用门槛较高。
✅ 璞华PMS
制造商:璞华科技有限公司
软件介绍:
适用行业/组织类型:
设备制造、医疗器械
选型建议:
适合需要实现研发项目数字化全流程管理、支持多项目、多层级计划及多角色协同的制造型企业。
➁通用型
适用场景:各类企业管理内部或外部项目
典型行业:营销、咨询、财务、制造企业、政府项目办等
管理重点:多项目并行、流程固化、执行闭环
功能侧重点:多视图任务管理、流程配置、权限分级、进度追踪、数据报表
常用软件:Microsoft Project、Eywe
✅ Microsoft Project
制造商:Microsoft
软件介绍:
适用行业/组织类型:
工程建设、制造业、大型科研单位
选型建议:
适合项目计划复杂、需精细控制进度与资源的专业项目团队。不适合敏捷研发、多团队协同及流程柔性需求场景。
✅ Eywe
制造商:长沙易为软件有限公司
软件介绍:
适用行业/组织类型:
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、大型研发体系
选型建议:
适用于流程规范严格、组织结构复杂、需端到端过程控制的研发型组织。功能体系偏重流程管控,不适合轻量型协作场景。
➂工程型
适用场景:工程建设类项目,周期长、参与单位多
典型行业:建筑施工、设计院、轨道交通、电力、制造
管理重点:进度计划、纸版本、工序交接、材料设备进度
功能侧重点:WBS计划、甘特图管理、图纸版本控制、材料计划、施工进度监控
常用软件:Primavera P6、广联达、鲁班、Procore、新中大i8
✅ Primavera P6
制造商:Oracle
软件介绍:
适用行业/组织类型:
工程建设、能源、电力、制造、基础设施
选型建议:
适合EPC类总承包、政府基建、跨部门/跨区域协同项目等复杂度高的组织。需具备专业工程计划背景,学习曲线极陡。
✅ 广联达PMLead
制造商: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软件介绍:
适用行业/组织类型:
施工总包单位、大型工程公司、区域化建筑集团等中大型施工组织
选型建议:
适合希望构建“项目到企业”闭环管理能力的施工企业,尤其在管控复杂项目、强化合同经营、推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明确诉求的组织。对管理体系不健全的小型施工单位而言,可能存在“功能富余”或使用成本偏高的问题。
✅ 鲁班工程管理数字平台
制造商:上海鲁班软件股份有限公司
软件介绍:
适用行业/组织类型:
房建、市政、轨道交通、基础设施建设等
选型建议:
适合推进施工现场BIM实用化的项目团队,特别是在结构复杂、工序密集的工程中,强化施工模拟与工艺优化。设计、前期策划等阶段支持较弱。
✅ Procore
制造商:Procore Technologies, Inc.
软件介绍:
适用行业/组织类型:
国际工程、施工总包、基础设施、设计-建造(D-B)等
选型建议:
适用于重视云端协作、远程项目监管、现场多角色协同的企业,尤其在海外项目或多国家协作的场景下优势明显。建议关注本地化支持与服务生态的成熟度。
✅ 新中大 i8
制造商: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软件介绍:
适用行业/组织类型:
建筑施工、工程总包、基础设施、装饰装修集团
选型建议:
适合推进集团化统一管理的工程企业,特别是重视合同、财务、成本全过程集成的组织。对中小企业来说可能“过重”,轻量需求难以灵活使用。
06 如果公司已经有了ERP、OA等系统,在选型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?
在此情况下,我认为需要考虑以下几点:
1、集成能力
-
软件是否支持与现有ERP、OA系统的数据和流程集成。
-
是否具备标准API、Webhook等接口,保障信息同步和流程衔接,避免信息孤岛。
2、功能匹配度
-
软件功能是否补充现有系统的短板,满足项目类型和管理需求(如任务协同、敏捷管理、多项目调度等)。
-
避免功能重复,软件冗余,确保软件能专注解决核心痛点。
3、易用性与推广
-
界面友好,支持移动端和主流办公工具(钉钉、企业微信等)集成,降低培训成本。
-
是否易于快速上线,促进团队广泛采纳。
4、厂商实力与服务保障
-
是否有成熟的行业案例和本地化实施支持。
-
售后服务响应及时,能保障系统稳定运行。
5、安全与合规
-
部署方式(云端、私有化)是否符合企业安全策略和法规要求。
-
权限管理、数据隔离和审计能力是否完善。
07 那怎么试用项目管理软件才“试得出效果”?
试用项目管理软件,不是“注册账号、点点功能”那么简单,而是要用真实项目和业务流程,跑通完整闭环,才能判断软件是否适合。否则试再久,也试不出效果。
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试用考察:
1、选真实项目试点
选择一个跨部门、周期1-3个月的真实项目(如新产品上线、客户交付),用真实任务、角色和文件测试,确保流程适配。
2、明确试用目标
聚焦核心问题,如进度管控、协作透明、资源冲突、信息集中或成本追踪,避免被功能花哨吸引分散注意。
3、组建小团队实操
包含项目经理、执行人员和主管,模拟真实管理流程,明确谁负责建项目、分配任务、更新进展和查看报告。
4、跑通关键流程
覆盖立项、任务拆解、资源排期、任务跟踪、变更管理、交付上传、项目复盘,验证软件能支持完整项目管理链条。
5、评估上线难度
从易用性、流程适配、系统集成和报表能力判断上线成本,最后组织复盘统一意见,避免盲目选型。
写在最后:
项目管理软件不是万能药,但它能让项目在混乱中建立秩序,在不确定中找出节奏。
无论你是正经历项目延期、任务混乱、协作脱节,还是正在建设研发流程、工程统筹,合适的软件都能成为你的“指挥中枢”。
没有哪一款软件能解决所有问题,最好的软件,是最适合你团队节奏、组织结构和管理习惯的那一个。
所以,选择项目管理工具,应该从理解自己开始。
希望这篇文章,能帮你在选型这件事上少走弯路,试得出效果,用得有价值。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您在选择和使用项目管理软件时的心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