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先理解下什么是前后端,为什么叫对接?
二、谁来定义API接口
1、传统的模式
先后端出接口定义,前端人员按照接口定义自己搭建模拟数据,这样的好处是
前端,后端都能同时开发,互不影响
2、cursor模式
三、生成API接口文档
1、最好的方式,在rules中定义接口变化同时更新接口文档
** 入参要求 • header中必须设置 auth, 值为当前登录后保存的token值 • 请求的参数使用json 格式, 就算是参数为空,也需要使用 {} 来代替 ** http请求 请求方式默认是post,除非有明确要求 ** 返参 • 后端统一返回的参数为json对象,格式如下 { "error": 0, "body": object, "message": ''
} error =0, 表示没有任何异常 error = 500, 表示系统异常,需要弹出系统异常的错误 error = 401,表示需要登录 error 其它值,表示业务异常,直接弹出 message内容 body 是一个对象 ** 设计一个通用函数来处理后端API返回值,所有的API文件都是用这个通用函数 ** 当接口发生修改或者新增时,将接口信息按照如下格式: 接口名称 • 接口核心功能描述,不超过200字 • 接口地址: /print/assembly/{id}/export-pdf • 方法: GET • 需要登录: 是 • 请求参数: 无 • 响应类型: blob • 返回值:{} 同步更新到 @接口文档.md |
2、也可以全局扫描的方式生成接口文档
我现在需要一份接口文档,你需要扫描每个页面,页面在 @pages @components ,按照以下流程来获取页面中的接口信息 • 从页面中获取调用的接口,并找到接口调用的真实地址,如果没有你可以自己生成真实的接口地址 • 从页面中获取调用接口的入参和返参,并放到下面的格式中返回 • 出参和入参的格式定义需要符合接口的统一规则 api.mdc • 接口需要标出是否需要登陆才能访问 最后生成md文档保存起来 格式如下: 接口名称 • 接口核心功能描述,不超过200字 • 接口地址: /print/assembly/{id}/export-pdf • 方法: GET • 需要登录: 是 • 请求参数: 无 • 响应类型: blob • 返回值:{} 记得把 接口规则文档放到上下文中 |
四、需求文档
需求文档的目的是 让后端明白系统是干什么用的,不用拘泥于需求文档是什么格式。
你可以自己写,或者让AI生成。
根据 核心功能和 • 核心功能1 • 核心功能2 • 核心功能3 参考 @API_DOCUMENTATION_NEW.md 接口定义,总结一个标准的需求文档给我 |
五、生成后端项目
1、先建空的文件夹,配置好rules
rules使用网上开源的
[该类型的内容暂不支持下载]
2、将接口文档和需求文档拷贝到空文件中
去掉需求文档中非功能描述的其他内容。
使用thinking 模式
请仔细阅读 @接口文档.md , @需求文档.md , 遵守 @flask.mdc 规则,完成项目的初始化。请注意以下事项: • @接口文档.md 里面定义的所有接口必须全部实现,接口名称和出入参格式保持一致 • 数据库使用mysql |
3、生成建表语句
按照rules生成的项目会有初始化数据库的方法
或者用以下提示词生成建表语句
@models 根据文件生成对应的mysql 建表语句 |
4、项目这就完成了?
远远还没结束。
你需要完成页面中每个功能对应的后端流程的调试和修改
六、下期:使用cursor完成后端逻辑编写的几个常用技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