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自我介绍
大家好,我是罗梓瑄,软件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。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,平时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去探索城市里的美食店。在学习经历方面,从接触编程开始,我就对代码世界充满了好奇,课堂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。
我觉得自己的闪光点是在学习新知识时,有着比较强的钻研精神;有不会的问题敢于问老师。就拿编程来说,为了掌握Java和C语言的一些复杂知识点,我会花时间去查阅资料、反复调试代码。从大一开始接触这两门语言,到现在,差不多有一年多的时间,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,我在代码编写和问题解决方面有了不少进步,也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小东西了。
- 现状、经验和计划
现状:
已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:
熟练掌握Java基础语法,能运用Java进行简单的面向对象编程,比如创建类、实现继承和多态等,也能使用Java完成一些基础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开发。
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,了解指针、数组等核心概念,能利用C语言编写一些基础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相关的程序,像排序算法、链表操作等。
具备一定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,在遇到代码报错时,能够通过查看错误提示、调试代码等方式找到问题并解决。
技术兴趣方向:对后端开发很感兴趣,希望未来能在这个方向深入发展,搭建稳定、高效的后端服务。
缺少的能力:
缺乏大型项目开发经验,对于企业级应用的架构设计和开发流程还不熟悉。
数据库相关知识虽然正在学习,但实际应用能力不足,还不能很好地将Java或C语言与数据库进行高效交互。
团队协作开发的经验较少,在多人协作开发项目时,对于版本控制、任务分配等方面还缺乏实践。
课程期待与实践角色:期待在课程中能学习到更多后端开发的实战技能,比如Spring框架的使用、数据库优化等。希望在课程实践中能担任项目开发中的核心编码人员角色,负责主要模块的代码实现。
3.未来准备、优劣势与本学期规划
未来准备:为了能在大二上学完数据库后去实习,我现在会重点学习数据库知识,同时巩固Java和C语言的编程能力,多做一些与数据库交互的小项目,积累项目经验。
优势:对Java和C语言有一定的基础,学习态度比较积极,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,能主动去探索技术知识。
劣势:项目经验不足,尤其是缺乏企业级项目经验,数据库实际应用能力也有待提高。
本学期规划:
1.认真学习数据库课程,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,还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,熟练运用SQL语句进行数据库的增删改查,以及数据库的设计和优化。
2.每周至少花20个小时进行Java和C语言的编程练习,选择一些与数据库结合的小项目来做,比如用Java连接数据库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,提升代码量和实战能力。
3.关注实习相关的信息,了解企业对于实习生的技能要求,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。
-
代码量相关
目前代码量:Java代码量大约有900行,C语言代码量大约有900行。
入职一流公司所需代码量:据了解,要入职一流的软件公司/互联网/人工智能公司,通常需要积累至少20000行以上的代码量,这样才能具备较为扎实的编程基础和一定的项目经验。 -
课程时间投入
每周时间投入:打算平均每周拿出21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(包括上课时间)。因为想要在大二上学期结束后去实习,需要在这门课以及相关技术学习上投入更多精力,所以选择D:比以前课要多很多,直到达到目标为止。
课程结束时代码量计划:计划在本课程结束时,完成8000行左右的代码量,平均每周应完成约600行代码量。 -
WOOP方法应用
Wish:在这门课程中,希望能熟练掌握数据库交互的技术,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基于C语言,Java和数据库的中型项目。
Outcome:如果这个愿望实现了,我会非常开心,这意味着我向后端开发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,也为后续的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在实习中能更快地适应工作,完成更多有挑战性的任务。
Obstacles:
内部障碍:有时候会缺乏耐心,在遇到复杂的技术问题时,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;自身的时间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,偶尔会出现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情况。
外部障碍:课程作业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任务可能会占用较多时间,导致用于这门课深入学习和实践的时间被压缩;获取优质的项目实践资源也有一定难度,好的项目案例和实践平台不容易找到。
Plan:
如果在解决复杂技术问题时感到烦躁,那么我会先暂停当前的工作,去喝杯水或者到窗边眺望一会儿,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,然后再以更平和的心态去分析问题、寻找解决方法。
如果出现时间管理不合理的情况,那么我会每天早上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,将当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按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排序,严格按照计划执行,同时利用时间管理工具来提高学习效率。
如果课程作业等任务占用了过多时间,那么我会提前规划,提高平时作业的完成效率,并且利用周末等课余时间,集中精力进行这门课的深入学习和项目实践。
如果难以获取优质项目实践资源,那么我会积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,询问他们是否有好的资源推荐,同时也会在网上的技术论坛、开源社区等平台去寻找和挖掘有价值的项目案例和实践平台。 -
最可能的失败因素及克服方法
最可能的失败因素:在学习过程中,容易在放假的时候休息,没有学习,影响知识掌握程度。
克服方法: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,学习时把手机放在一边,避免被消息干扰;同时,采用分阶段学习的方法,将大的学习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,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些小奖励,以此来保持学习的动力和专注力。 -
认真反馈相关
选择D:经常提问题,平时就经常给老师和助教提反馈。因为在学习过程中,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,及时向老师和助教提问,能让我更快地解决疑惑,掌握知识。同时,平时经常给老师和助教提反馈,也有助于老师和助教了解我的学习情况和需求,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方式,让我能更高效地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