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news >正文

什么是网络分区

目录
  • 背景和价值
      • 一、先搞懂:什么是Redis场景下的“网络分区”?
      • 二、同一交换机下,Redis主从发生网络分区的5个常见原因
        • 1. 节点自身的“网络硬件故障”
        • 2. 节点到交换机的“链路故障”
        • 3. 交换机自身的“功能故障”
        • 4. “网络风暴/拥堵”导致的“暂时性分区”
        • 5. 防火墙/安全软件的“逻辑拦截”
      • 三、总结:同一交换机下防分区的核心,不是“依赖交换机”,而是“加固通信链路+配置防护”
  • 参考资料

背景和价值

要理解“同一交换机下的Redis主从仍会发生网络分区”,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:网络分区的本质是“节点间通信中断”,而非“节点不在同一物理设备/位置”。即使主从节点接在同一个交换机上,只要主从之间、或节点与交换机之间的“通信链路”出现任何故障,就可能导致部分节点失联,形成相互隔离的“小集群”——这就是网络分区。

一、先搞懂:什么是Redis场景下的“网络分区”?

对于Redis主从(无论哨兵模式还是Cluster模式),网络分区的核心表现是:
原本能正常通信的节点(比如主节点和从节点),因为某种原因突然“看不见对方”,导致:

  • 一部分节点(如从节点)认为主节点“故障”,可能触发故障转移,选举新主;
  • 另一部分节点(如主节点)其实没故障,只是断了通信,仍在接受写请求;
    最终形成“两个主节点”(旧主+新主),即“脑裂”,导致数据不一致。

这种“看不见对方”的情况,和“是否在同一个交换机”没有绝对关联——因为交换机只是网络链路的“中转站”,而非“万能保障”。

二、同一交换机下,Redis主从发生网络分区的5个常见原因

即使主节点(Master)和从节点(Slave)都通过网线连接到同一个交换机,以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,都会导致主从通信中断,引发网络分区:

1. 节点自身的“网络硬件故障”

这是最直接的原因,比如:

  • 主节点/Slave节点的网卡故障(比如服务器网卡物理损坏、驱动崩溃):节点本身断网,交换机收不到它的数据包,从节点自然无法和主节点通信;
  • 节点的网络配置错误(比如误改IP、子网掩码,或手动禁用了网卡):逻辑上“主动断网”,和物理故障效果一致。

例子:主节点A的网卡突然坏了,从节点B/C虽然连在同一个交换机上,但永远收不到A的PING响应,B/C会认为A故障,进而触发选举新主;而A本身可能还在运行(只是无法联网),如果此时有客户端还能连A(比如本地客户端),仍会往A写数据——形成“脑裂”。

2. 节点到交换机的“链路故障”

主从到交换机的网线/端口出问题,相当于“中间线断了”,比如:

  • 网线松动/损坏:比如机房运维不小心碰掉了主节点到交换机的网线,或网线因老化、被老鼠咬断;
  • 交换机端口故障:交换机上连接主节点的那个端口坏了(比如端口物理损坏、被误关闭),主节点的数据发不进交换机,从节点自然收不到。

例子:主节点A连交换机的网线松了,从节点B/C连交换机的网线正常。此时B/C能和交换机通信,但和A完全断连;A也无法向交换机发数据,只能“孤立”——形成A一个分区,B/C一个分区。

3. 交换机自身的“功能故障”

交换机不是“永动机”,它自己出问题也会导致分区:

  • 交换机的端口隔离配置错误:比如运维误操作,把主节点的端口和从节点的端口划入了“不同的VLAN”(虚拟局域网)——同一VLAN内的节点才能通信,跨VLAN默认隔离。即使物理上在同一个交换机,逻辑上已经是“两个网络”;
  • 交换机的硬件/软件崩溃:比如交换机CPU过载、固件故障,导致部分端口(如主节点的端口)无法转发数据,只有从节点的端口正常。

例子:交换机被误配置为“主节点A在VLAN 1,从节点B/C在VLAN 2”,VLAN之间没有路由,B/C永远无法和A通信,直接形成两个隔离的分区。

4. “网络风暴/拥堵”导致的“暂时性分区”

即使硬件没坏,交换机的“数据转发能力”也有上限:

  • 机房内其他设备(比如其他服务器、摄像头)突发大量数据传输,导致交换机带宽被占满(网络风暴);
  • Redis主从之间的通信数据包(比如复制数据、PING检测包)被“淹没”在拥堵的网络中,超过Redis的cluster-node-timeout(或哨兵的down-after-milliseconds)时间,从节点会误认为主节点故障。

这种情况属于“暂时性通信中断”,但对Redis来说,只要超过超时时间,就会触发故障转移,进而可能导致分区。

5. 防火墙/安全软件的“逻辑拦截”

这是容易被忽略的“软件层面分区”:

  • 主节点或从节点上的防火墙配置错误(比如Linux的iptables、Windows防火墙),误将Redis的通信端口(如6379)或主从之间的心跳包拦截;
  • 杀毒软件/安全插件将Redis的网络请求判定为“异常流量”,主动阻断。

例子:从节点B上的iptables误添加了一条规则“禁止访问主节点A的6379端口”,即使物理链路正常,B也无法和A通信,会认为A故障——逻辑上形成分区。

三、总结:同一交换机下防分区的核心,不是“依赖交换机”,而是“加固通信链路+配置防护”

既然同一交换机下仍会发生分区,Redis主从(或哨兵/Cluster)防分区的关键是:

  1. 减少通信链路故障概率:用双网卡、双网线(主备)连接交换机,避免单点故障;
  2. 配置“安全阈值”:比如哨兵模式的min-replicas-to-write(主节点必须有N个从节点正常同步才接受写请求),Cluster模式的“法定人数确认”(超过半数主节点确认故障才触发转移);
  3. 监控网络状态:实时监控主从之间的PING响应、复制偏移量,及时发现通信中断。

简单说:交换机只是“链路的一部分”,而非“分区的解药”——只要主从之间的任何一个通信环节(节点网卡、网线、交换机端口、软件配置)出问题,就可能发生网络分区。

参考资料

http://www.wxhsa.cn/company.asp?id=4447

相关文章:

  • 完整教程:《驾驭云原生复杂性:隐性Bug的全链路防御体系构建》
  • 从机器的角度来说ECS为何性能好
  • 人生最幸福的时刻也就几个瞬间
  • 网络流笔记
  • 实用指南:经典动态规划题解
  • 2025杭电多校(2)
  • latex 打印生僻字
  • CSP-S 2025 游记(The Last CSP ver.)
  • 电机ADC采集
  • 道德经
  • TokenFlow: Unified Image Tokenizer for Multimodal Understanding and Generation - jack
  • digitalworld.local: TORMENT - 实践
  • 8.25-9.2周报六
  • Go by Example(3.Variables)
  • 小程序分包方法
  • 9.3-9.10周报七
  • pyinstaller打包整个文件文件夹和相关exe,三方库
  • Web前端入门第 87 问:JavaScript 中 setInterval 和 setTimeout 细节
  • 基于Python+Vue开发的农产品商城管理系统源码+运行
  • 多人多次并发
  • B. Alternating Current
  • 虚拟电厂运行机制
  • Reinforcing Image Generation with Collaborative Semantic-level and Token-level CoT - jack
  • 创建我第一个带记忆能力的langchain机器人
  • GitHub超 30000+ star , 超强大的开源项目Supervision
  • 深入解析:【JavaEE】网络原理初识
  • Office文档投毒技术:SHVE中的会话劫持视觉利用新突破
  • 爬虫逆向--Day22Day23--核心实战案例【荔枝网】【WASM学习】
  • 简洁美观!一款值得 Star 的 Java 博客项目!
  • 数据结构与算法-33.图-加权有向图最短路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