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news >正文

【2024-2025第二学期】助教工作学期总结

一、助教工作的具体职责和任务:
作为《人工智能导论》课程助教,我的主要职责包括协助课程老师完成教学支持工作,确保课程顺利运行。具体任务包括:前期负责对接课程老师对比赛进行组织,比如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的各赛道报名、统计第十六届视觉艺术设计赛省赛的报名、上课后课程汇报小组的视频拍摄等等。后期协助课程老师批改作业,提供同学们的反馈意见。在与课程老师的配合上,我每周与课程老师进行一次线下例会,汇报学生学习情况、作业完成度和常见困惑,共同讨论教学进度调整或难点讲解策略,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掌握情况相匹配。

二、助教工作的每周时长和具体安排
每周大概5-6个小时左右,除了上课时间,课程老师交给我的任务都去执行。周末线下协助课程老师批改作业大概4个小时左右。

三、因为自己的助教工作,对课程、老师、学生的帮助和带来的改变
身为助教,我更多心思花在这门课程上面,让我更加了解掌握这门课程。减少课程老师重复性的工作,比如批改基础作业、回答常见问题等等。帮助同学们理解课程,对于基础偏弱的同学,我给予线上线下答疑解惑,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课程理论知识等等。例如,期末考试在即,我将课程老师线下圈点的知识点作出总结,分享至有帮助的同学,最后他们也顺利通过考试并取得较好的成绩。

四、对课程的改进、建议、想法和反思
《人工智能导论》课程本质是一个提前了解人工智能的一本书籍,我认为课程本身更应该带着同学们对新知识的积极性,讲解课程本该讲解的知识点,而非要求同学们去积极参加比赛。我认为应该让那些真正需要参赛的同学享受这个待遇。导论课程应该注意与实践相结合引起同学们的兴趣,并且课程内容覆盖面广,但部分章节时间紧张,学生理解困难。建议:1.将部分内容转化为可选模块,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深入学习;2.增加2-3个阶段性小作业,增加期末考试通过的容错,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;3.引入更多现实案例(如大模型的应用等)提升学习兴趣。反思发现,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仍需加强。

五、对助教工作的改进建议和反思
目前助教工作偏重事务性任务(如批改、答疑),参与课程设计的机会较少。建议:1.建立助教间协作机制,例如轮流制作教学视频或共享反馈模板,提升效率;2.增加对助教的教学法培训,如如何有效反馈、识别学习困难学生等。反思发现,初期反馈语言偏技术性,缺乏鼓励,后期调整为“先肯定再建议”模式后,学生反馈更积极。

六、对专业或系主任的意见和建议
建议系里建立系统的助教培训机制,尤其针对新任助教,涵盖沟通技巧、公平评分标准等内容。同时,设立“优秀助教”评选机制,激励助教投入。此外,建议为大班课程配备多名助教,或按学生分组分配助教,以减轻个体负担,提升响应速度。

七、助教工作的感受和体会
担任助教是一段极具价值的经历。我不仅深化了对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的理解,更锻炼了沟通、组织与问题解决能力。看到学生从困惑到掌握的转变,带来强烈的成就感。同时,我意识到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,更是激发兴趣与信心的过程。与课程老师的合作让我学习到课程设计的全局思维,而与学生的互动则让我更贴近学习者的视角。

http://www.wxhsa.cn/company.asp?id=3951

相关文章:

  • Clion 实现多个 main 函数执行互不影响
  • 腾讯终于对Claude code下手了?我拿它跑完一个真实项目,结果有点意外…
  • 快速利用AI读论文
  • 第一周预习作业(AI)
  • HTTP协议核心概念全解析 - 实践
  • Django过时了吗?从ASGI到AI时代的思考
  • 日常练习一部分
  • 世界史
  • 罗技M275鼠标滚轮断轴维修:建模+3D打印修复全过程
  • Unity:网络编程
  • 【比赛记录】2025CSP-S模拟赛45
  • PWN手的成长之路-01
  • SpringCloud全解:核心组件与实战案例 - 教程
  • 学起plus刷课
  • Windows 安装人大金仓数据库 KingbaseES_V008R006
  • Hadoop(十) - 教程
  • 如何注入像 MyBatis 一样注入接口
  • 深入解析:环境搭建与你的第一个 Next.js 应用
  • 在 Ubuntu 中处理中文路径
  • 10 个优质周公解梦网站推荐及解析参考
  • 202212_风二西_冰蝎流量分析
  • 记账:出入报表
  • [AGC028D] Chords 题解
  • 记账:报表
  • 记账:灵活转账
  • 记账:批量更新
  • 记账:水电气话费
  • 《原子习惯》-读书笔记1
  • 记账:记一笔
  • 记账:快速上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