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本书比较短,主要是国内某数值设计师的MMORpg的设计经验。
虽然大部分是mmo制作的细节,可以不用太深挖,但还是有不少“游戏共性”可以参考和学习的。
主要是第2章和第4章的内容。
下面记录一些关键点并做了一些拓展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提升设计层面技能:
1.多玩:多玩与你要设计的游戏类型相同的成功或经典游戏,体验它们的节奏
2.多看:多看一些相关类型的设计方面的文档
3.多交流:和相同类型的资深玩家多交流,了解他们的痛点和爽点
4.多思考总结
5.多和同事沟通和相互学习
一种类型游戏是否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玩家
自己游戏的核心成长数值是什么?
作者例子:
随机+等级(等级关联核心属性)
定义自己游戏的属性。规划属性之前的关系。
例子:
如果你的游戏有不同的职业角色
(1)要对第五点进行不同角色的属性进行规划
(2)定义一个“标准人”属性成长,进行所有角色属性对比。“先做标准,再做差异”。
DPS 每秒输出伤害
一段时间内实际造成的伤害 ÷ 时间
(1)时间概念略有不同。
有些是从战斗开始计算时间,然后获取伤害平均。有些是技能时间段的伤害输出。
作者的mmo是技能时间段方式。而且依普攻为DPS的标准,去设计其他技能。
(2)攻速属性的设计要慎重,DPS对攻速很敏感。
-
攻速太敏感:稍微增加都会成倍提高 DPS。
-
堆叠问题:如果攻速能无限提升,玩家会无脑堆攻速 → 破坏数值多样性。
-
常见解决方法:
-
设定攻速上限(如 LOL 2.5 次/秒。 如果没有硬性上限(攻速 cap),堆攻速的收益会远高于暴击、力量、智力等属性,导致平衡崩坏。。
-
攻速提升收益递减。如果职业的技能触发依赖普攻(比如盗贼的能量回复、战士的怒气生成),攻速提高会导致资源产出 + DPS 双重提升。在早期版本 WoW 里,盗贼武器攻速优化是最核心的配装思路之一。后来暴雪调整了“普攻+技能收益”,并设定了 Haste(急速) 的收益曲线,避免玩家堆叠攻速。
-
增加攻速的副作用(比如耐力消耗、精力槽消耗更快)。
-
用动作锁定/前后摇来“限制快攻武器”的实际输出窗口。
-
技能流程
这里作者区分了近战和远攻
(1)近战
三时间阶段 : 前摇->命中->后摇
这里的前摇释放期间,可以设计技能被“打断”的,后续流程就停止了。过了前摇,攻击就发动成功了。
不同游戏不同:
格斗/MMO:强调博弈和平衡,需要“前摇”来制造出手速度差异。
格斗:轻拳前摇 3F、重拳前摇 15F,差别巨大,前摇决定了博弈。
ACT:大剑等武器前摇很长(蓄力过程),是典型“风险换高收益”的玩法。
无双类:强调爽快感,面对的敌人大多是“杂兵”,根本不需要严格平衡。前摇很短或者没有。
无双割草:普通攻击前摇基本 0~2F,几乎“按下就有判定”,强调连击爽感。
(2)远程
公共攻击冷却时间
释放技能后,所有共享公共冷却的技能都必须等待这段时间才能使用。
为什么要设计公共 CD?
-
限制爆发,平衡节奏
-
如果没有 GCD,玩家可能瞬间连点多个技能(A→B→C),秒间伤害爆炸。
-
GCD 强行在技能间插入一个“节奏”,避免一瞬间倾泻过量伤害。
-
-
让循环更可控
-
玩家需要考虑“在公共 CD 内我该做什么”,而不是疯狂按键。
-
例如 WOW、FF14 里玩家要规划:
-
公共 CD 技能(主循环输出)
-
非公共 CD 技能(瞬发/插入技、辅助技)
-
-
-
提升操作深度
-
公共 CD 让玩家在“空档期”插入非 GCD 技能(如位移、治疗、Buff,策略性技能),从而形成优化空间。
-
实际例子
-
魔兽世界(WoW)
-
大部分技能共享 1.5 秒公共 CD(近战职业通常 1 秒)。
-
DOT 技能、治疗技能等也受 GCD 影响。
-
-
最终幻想 14(FF14)
-
公共 CD = 2.5 秒(角色属性和技能可缩短)。
-
在这段时间内,玩家要插入 非 GCD 技能(oGCD),比如瞬发 Buff、位移。
-
于是形成“GCD 技能 → oGCD 插入 → GCD 技能”的循环。
-
技能 | 游戏 | 类型 / oGCD 或 GCD | 作用 / 效果 | CD /消耗 /使用限制 | 在循环中的用途与注意点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Swiftcast(迅速咏唱) | Final Fantasy XIV | oGCD | 下一个法术 立即施放(cast time 变为 instant),如果那个法术本来就是 instant,就不会消耗 Swiftcast。 (Final Fantasy Wiki) | 默认冷却 60 秒;在较高等级的 trait 可以减至 40 秒。 (Final Fantasy Wiki) | 用于在 GCD 等待期间插入瞬发法术,比如救人或打断机制;或者用来改变移动移动时的输出中断。通常保留用于关键的瞬发需求或是输出窗口最大化。 |
Triplecast(三连咏唱 / 三连魔) | FFXIV(Black Mage) | oGCD | 给黑魔法师在短时间内(三个栈)使接下来的三个有施法时间的法术变为 instant cast(去掉施法时间) (Final Fantasy Wiki) | 重铸时间(recast / 冷却)60 秒;持续时间大约 15 秒;效果有次数限制(每用一个 eligible 法术消耗一个栈) (Final Fantasy Wiki) | 用来在输出周期中瞬间释放几个大的法术(例如有施法时间的火 /暴击法术等),提升伤害峰值;也常在需要移动 /躲避机制中 interweave(插入)以减少因移动导致的 DPS 损失。 |
Ice Block(冰封魔甲 / 冰块术) | World of Warcraft(Mage) | Instant / GCD 技能(触发 GCD) | 使施法者进入冰块状态(变为冰块):10秒内免疫所有物理攻击和法术伤害,但不能移动、不能攻击、不能施法。也会清除大部分 debuff。 (WoWWiki Archive) | 冷却时间 5 分钟(某些天赋 /天赋树/改动可能有减少) (WoWWiki Archive) | 用作防御性大招,用来规避非常大的伤害或关键时期被暴击 / 被控;因触发 GCD 效果使用后有硬直,为了最大效用一般在预见到伤害来临前使用,而不是在生命很低后仓促用。参数与战斗节奏要配合好。 |
Counterspell(法术反制) | WoW(Mage) | 通常是 Instant / 非 GCD 或不完全受 GCD 限制(Interrupt 技能通常是 off GCD) | 打断敌人的施法:中断施法条,目标施法院系在短时间内无法施放同系法术(Silence /学校锁定效果) (Wowpedia) | 冷却大约 24 秒;施法距离有关;Instant cast;消耗少量法力值。 (Wowpedia) | 用来在关键时刻打断敌人(例如 Boss 的关键读条 /对手的控制技能 /治疗释放),属于高优先级技能;因为 Instant + Interrupt 通常为非 GCD,可以插在别人的动作 /自己的 GCD 期间,提升反应效率。 |
Revival(苏之雾 / Revival) | WoW(Mistweaver Monk) | GCD 技能或大冷却治疗 /非战斗型冷却(视具体职业分类) | 对团队 /所有队友进行群体治疗 + 清除某些负面状态。不是复活(与 Resuscitate 不同)。 (Wowpedia) | 冷却大致为 3 分钟;Instant 施法;消耗一定法力。 (Wowpedia) | 在战斗中用于大团伤前 /输出周期 /危险阶段,用来拯救局面;因为冷却长,通常保留在最需要的时候;也需要与防御技能、队伍输出 /奶量节奏搭配好。 |
两种攻击结果的计算:逐步判断 vs 圆桌理论
对比项 | 逐步判断 (Step-by-step Roll) | 圆桌理论 (Combat Table / Single Roll) |
---|---|---|
判定方式 | 顺序判定:未命中 → 躲闪 → 暴击 → 普攻 | 一次掷骰,所有结果按优先级占满 100% 区间 |
概率计算 | 后面结果概率会乘以前面条件的剩余概率 → 被稀释 | 概率直接生效(10% 暴击就是 10%),不被稀释 |
属性价值 | 高优先级属性收益更大(命中 > 暴击) | 高优先级属性会“挤掉”低优先级结果(命中高可能导致暴击触发不到) |
数值表现 | 平滑、等比缩放(降低命中,暴击和普攻一起按比例减少) | 阶梯式变化(某个阈值一旦超出,低优先级结果会被直接挤没) |
玩家体验 | 直观:玩家理解为“先命中再暴击” | 难以直观理解:暴击写 10%,但可能完全打不出来 |
策划调控 | 需要考虑“有效概率”,不直观 | 裸数值就是实际表现,调控方便 |
性能消耗 | 多次判定,逻辑简单但可能频繁运算 | 一次判定即可,高效(适合大规模战斗判定) |
常见应用 | 动作类游戏、小规模 PvP(偏向自然感) | 大型 MMO(魔兽世界、FF14),服务器性能优先 |
典型问题 | 属性平衡难:暴击等低优先级被稀释太多,价值下降 | “圆桌被挤满”:低优先级概率直接掉到 0%,体验突兀 |
-
逐步判断 → 分布平滑、逻辑直观,但低优先级属性收益永远被打折。
-
圆桌理论 → 概率直接生效、性能更高,但容易出现“低优先级完全失效”的体验。
这里作者pdf 4.22 里有一处错误:
属性的分级:
看设计,不严格区分
每种公式的设计思路
1.根据属性设计公式
2.标准并且对比
3.绘制曲线,并进行大量数据的曲线采样点绘制,并对比不同的公式曲线特点。
4.玩家从数值提升,感受到战斗效果提升的强度
5.对于mmo等升级游戏,前期中期后期的提升侧重点?
前期要吸引玩家,不同职业提升特色属性后战斗效果很明显。但等级升级过高后,是否要考虑各个角色平衡,以及是否允许出现”超级玩家“。
三种典型的攻击公式:
输出技能的设计方式
这段作者说了mmo中技能设计的方式。
有几个关键点: 普攻作为参考 1.技能输出值(相对普攻的增幅) 2.技能cd(合理时间释放) 3.AOE效果 (拉量大的怪,释放,单个伤害可能还不如普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