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news >正文

C++ 内存管理

C++ 内存管理是程序设计的核心环节,直接影响程序的性能、稳定性和安全性。C++ 不像 Java、Python 等语言有自动垃圾回收机制,而是需要开发者手动管理动态内存(或通过智能指针等机制自动管理)。

1、C++ 内存分区

内存区域 存储内容 生命周期 管理方式
栈 (Stack) 函数参数、局部变量、函数返回值等 自动管理。在作用域开始时分配,作用域结束时自动释放。 编译器自动生成代码管理,效率极高。
堆/自由存储区 (Heap/Free Store) 动态分配的内存 手动管理。从 new 开始到 delete 结束。 程序员显式控制。分配和释放速度较慢,容易出错。
全局/静态存储区 (Global/Static) 全局变量、静态变量(static)、字面量 整个程序运行时。在 main 开始前初始化,main 结束后销毁。 编译器管理。
常量区 (Constant) 字符串字面量和其他常量 整个程序运行时。 编译器管理。通常不可修改。
代码区 (Code/Text) 程序的二进制代码(函数体) 整个程序运行时。 编译器管理。

图示:
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      栈 (Stack)      | <- 高地址,向下增长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         ↓            |
|                       |
|          ↑            |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      堆 (Heap)       | <- 低地址,向上增长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全局/静态区 (Global)   |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  常量区 (Constants)   |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  代码区 (Code/Text)   |
+-----------------------+ 

2、栈

  • 特点
    • 空间较小(通常几 MB),由操作系统自动分配和释放,遵循“先进后出”(FILO)原则。
    • 分配速度极快(仅需移动栈指针),适合存储短期存在的变量(如函数内的局部变量)。
void stackExample() {int x = 10; // `x` 在栈上分配std::string name = "Alice"; // `name` 对象本身在栈上,但其内部的动态数据可能在堆上double data[100]; // 数组 `data` 在栈上分配(如果100很大,可能导致栈溢出)} // 作用域结束,`x`, `name`, `data` 被自动销毁。// `std::string` 的析构函数会被调用,释放它可能占用的堆内存。

注意:不要返回指向栈内存的指针或引用!

int* dangerousFunction() {int localVar = 42;return &localVar; // 严重错误!返回后 localVar 已被销毁,指针悬空。
}

3、堆

  • 特点
    • 空间较大(通常几 GB),生命周期由开发者控制(需手动申请和释放),分配/释放速度较慢(涉及内存块查找、链表维护等)。
    • 内存地址不连续,频繁分配/释放可能产生内存碎片。

3.1 动态分配与释放:new / delete

new 运算符完成两件事:1) 在堆上分配足够的内存;2) 在该内存上构造对象(调用构造函数)。
delete 运算符也完成两件事:1) 调用对象的析构函数;2) 释放该对象占用的内存。

// 动态分配一个 int,并初始化为 5
int* ptr = new int(5); 
// 动态分配一个 MyClass 对象,调用其构造函数
MyClass* objPtr = new MyClass("Name", 10); // ... 使用 ptr 和 objPtr ...// 释放内存
delete ptr;    // 释放 int
delete objPtr; // 调用 ~MyClass(),然后释放内存
ptr = nullptr; // 良好实践:释放后立即置空,防止悬空指针
objPtr = nullptr;

3.2 分配/释放对象数组

// 动态分配一个包含10个int的数组
int* arrayPtr = new int[10]; 
// 动态分配3个MyClass对象,调用它们的默认构造函数
MyClass* objArrayPtr = new MyClass[3]; // ... 使用数组 ...// 释放数组内存。必须使用 delete[]!
delete[] arrayPtr;     // 正确:释放数组
delete[] objArrayPtr;  // 正确:调用每个元素的析构函数,然后释放内存// delete objArrayPtr; // 灾难性错误!行为未定义。只会调用第一个元素的析构函数,然后错误地释放内存。

3.3 new/delete和malloc/free

C++ 提供两种动态内存管理方式:C 语言兼容的 malloc/free,以及 C++ 特有的 new/delete

重要规则: 绝对不要混用!new 分配的内存必须用 delete 释放;用 malloc() 分配的内存必须用 free() 释放。

3.3.1 malloc/free(C 风格)
  • 函数原型

    void* malloc(size_t size);  // 分配 size 字节的内存,返回 void*(需强转)
    void free(void* ptr);       // 释放 ptr 指向的内存(ptr 必须是 malloc 分配的地址)
    
  • 特点

    • 仅分配内存,不调用对象的构造函数;释放内存时,不调用析构函数(仅适用于基本类型,不适合类对象)。
    • 需手动计算内存大小(如 malloc(sizeof(int) * 5))。
  • 示例

    int* p = (int*)malloc(sizeof(int)); // 分配 int 大小的内存(未初始化)
    *p = 10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 手动赋值
    free(p);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 释放内存(p 变为野指针,建议置空)
    p = nullptr;
    
3.3.2 new/delete(C++ 风格)

new/delete 是 C++ 对动态内存管理的增强,不仅分配/释放内存,还会自动调用对象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,是管理类对象的首选方式。

  • 基本用法

    // 1. 分配单个对象
    MyClass* obj = new MyClass(10);  // 调用 MyClass(int) 构造函数
    delete obj;                      // 调用 MyClass 析构函数,释放内存// 2. 分配数组(必须用 new[] 和 delete[] 匹配)
    MyClass* arr = new MyClass[5];   // 调用 5 次 MyClass 默认构造函数
    delete[] arr;                    // 调用 5 次 MyClass 析构函数,释放数组
    
  • new 的底层原理
    new 操作分两步:

    1. 调用 operator new(size_t) 分配内存(类似 malloc);
    2. 在分配的内存上调用对象的构造函数。
  • delete 的底层原理
    delete 操作分两步:

    1. 调用对象的析构函数;
    2. 调用 operator delete(void*) 释放内存(类似 free)。

3.4 常见动态内存错误

3.4.1 内存泄漏 (Memory Leak)

分配了内存但忘记释放。
cpp void leak() { int* ptr = new int(100); // ... 使用了 ptr ... return; // 忘记 delete ptr; 内存泄漏! }

3.4.2 悬空指针 (Dangling Pointer)

指针指向的内存已被释放。
cpp int* ptr = new int(50); delete ptr; // 内存被释放 *ptr = 10; // 错误!ptr 现在是悬空指针,解引用它是未定义行为。

3.4.3 双重释放 (Double Free)

对同一块内存释放两次。
cpp int* ptr = new int(50); delete ptr; delete ptr; // 灾难!未定义行为,通常导致程序崩溃。

3.4.4 野指针 (Wild Pointer)

未初始化的指针。
cpp int* ptr; // 野指针,指向随机地址 *ptr = 10; // 极度危险!未定义行为。

4、全局/静态区

  • 特点

    •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(包括 static 局部变量)存储于此,程序启动时初始化,结束时销毁。
    • static 局部变量仅在首次进入函数时初始化,生命周期延续到程序结束。
  • 示例

    int g_var = 10;         // 全局变量,存储在全局区
    static int s_var = 20;  // 静态全局变量,存储在全局区void func() {static int s_local = 30; // 静态局部变量,存储在全局区(仅初始化一次)
    }
    

5、常量区

  • 特点

    • 存储字符串常量(如 "hello")和 const 修饰的常量,内容只读(修改会导致未定义行为)。
  • 示例

    const int c_var = 100;   // const 常量,存储在常量区
    char* str = "hello";     // "hello" 存储在常量区,str 是栈上的指针
    

6、常见问题

  1. new/delete 和 malloc()/free() 有什么区别?
    new/delete 关心对象生命周期(构造/析构),而 malloc/free 只关心内存块。绝对不要混用。

  2. 什么是内存泄漏?如何避免?
    动态分配的内存不再被使用,但未被释放,导致内存浪费,长期运行可能耗尽内存。
    避免方法:

    • 优先使用栈对象:让编译器自动管理生命周期。
    • 使用智能指针:这是现代 C++ 最主要的手段。std::unique_ptr(独占所有权)和 std::shared_ptr(共享所有权)会在析构时自动释放内存。
    • 遵循 RAII 原则:将资源(内存、文件句柄等)的获取与对象的构造函数绑定,释放与析构函数绑定。
    • 成对使用 new/delete 和 new[]/delete[]:确保分配和释放方式匹配。
    • 使用工具检测:如 Valgrind、AddressSanitizer (ASan)、Visual Studio 诊断工具等。
  3. 为什么更推荐使用 std::make_shared 而不是直接 new?

    • 异常安全:如果函数参数在表达式求值过程中抛出异常,make_shared 能保证已分配的内存会被释放,而直接 new 可能会泄漏。
    • 性能:std::make_shared 通常只进行一次内存分配,同时容纳对象本身和控制块(引用计数等)。而 shared_ptr(new T(...)) 需要两次分配(一次给对象,一次给控制块)。
  4. 如何从 weak_ptr 安全地访问对象?
    使用 lock() 方法。它会返回一个 std::shared_ptr。如果原始对象还存在,这个 shared_ptr 是有效的;如果已被释放,则返回一个空的 shared_ptr。必须检查返回值。

std::weak_ptr<MyClass> weak = ...;if (auto shared = weak.lock()) { // 检查返回的shared_ptr是否为空// 对象还存在,可以安全使用 sharedshared->doSomething();
} else {// 对象已被释放std::cout << "Object is gone.\n";
}
  1. 什么是悬空指针 (Dangling Pointer) 和野指针 (Wild Pointer)?
    悬空指针:指针指向的内存已被释放,但指针本身未被置空。解引用它是未定义行为
int* ptr = new int(10);
delete ptr; // 内存释放
// ptr 现在是悬空指针
*ptr = 20; // 未定义行为!
ptr = nullptr; // 良好实践:释放后立即置空。

野指针:未被初始化的指针,其值是随机的垃圾地址。

int* ptr; // 野指针
*ptr = 10; // 极度危险!未定义行为。
int* ptr2 = nullptr; // 正确:总是初始化指针。
  1. delete 和 delete[] 的区别是什么?混用会怎样?
    delete:用于释放 new 分配的单个对象。它会调用该对象的析构函数。

delete[]:用于释放 new[] 分配的对象数组。它会调用数组中每个元素的析构函数,然后释放整块内存。

混用的后果:未定义行为。最常见的后果是程序崩溃。

用 delete 释放数组:只会调用第一个元素的析构函数,然后错误地释放内存。

用 delete[] 释放单个对象:会试图析构多个不存在的对象,导致内存结构被破坏。

  1. 什么是 RAII?它在 C++ 内存管理中如何体现?
  • RAII (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):资源获取即初始化。是 C++ 最重要的编程理念之一。
  • 核心思想:将资源(内存、文件句柄、锁等)的生命周期与对象的生命周期绑定。
    • 获取资源:在对象的构造函数中完成(例如,std::ifstream 打开文件,std::unique_ptr 分配内存)。
    • 释放资源:在对象的析构函数中完成(例如,std::ifstream 关闭文件,std::unique_ptr 释放内存)。
  • 优势:无论函数是正常返回还是因异常提前退出,局部对象都会在离开作用域时被析构,从而保证资源一定能被释放。智能指针是 RAII 用于内存管理的完美体现
  1. 设计一个 unique_ptr,你会考虑哪些方面?
    • 封装一个原生指针作为成员。
    • 删除拷贝构造函数和拷贝赋值运算符= delete)以实现独占语义。
    • 实现移动构造函数和移动赋值运算符std::move)以支持所有权转移。
    • 析构函数中调用删除器(默认是 delete)释放资源。
    • 重载 operator*operator-> 以提供指针式的访问。
    • 提供 release(), reset(), get() 等成员函数。
    • (可选)支持自定义删除器(作为模板参数的一部分)。
http://www.wxhsa.cn/company.asp?id=6761

相关文章:

  • 浅谈制氢电源及英飞凌解决方案
  • 微算法科技(NASDAQ:MLGO)研究分布式量子计算,释放量子计算潜能
  • AI 重塑招聘三角:Moka 招聘智能体如何实现 HR、候选人与企业的三方共赢
  • Flash Attention原理
  • MSMQ 跨服务器读写队列的“消息队列系统的访问被拒绝”的解决方案
  • opencv学习记录1
  • kylin V10SP3安装mysql5.7.42
  • MATLAB 仿真无线传感器网络(WSN)三大经典场景
  • 9.05 DP 专题
  • Linux时间同步---NTP时间同步方案
  • java预习
  • B/S体系结构风格
  • The 2024 CCPC Online Contest 7/12 L/B/K/D/J/E/C
  • 在joule里面使用agent 功能
  • Feign动态URL配置
  • 自动化部署工具 Jenkins 的安装与配置
  • pip 搭建源
  • qoj10093 Jump the Frog
  • new 和make
  • Ceres 常用 LossFunction 对比
  • python函数
  • git使用
  • 测试开发全日制学徒班火热报名中|跟着名企大咖做真实项目,结业即上岗
  • 墨刀是否能替代Axure?从产品经理三大画图能力深度分析
  • AI 自动化智能体训练营
  • 微信商户绑定微信公众号、小程序
  • 唯创知音AI语音交互芯片与模组介绍
  • k3s 高可用集群部署(内置 etcd + VIP + keepalived)
  • 问HashMap底层原理?
  • 用 Go 重写 adbkit:原理、架构与搭建实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