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视频号:sph0RgSyDYV47z6
快手号:4874645212
抖音号:dy0so323fq2w
小红书号:95619019828
B站1:UID:3546863642871878
B站2:UID: 3546955410049087
9月10日,苹果公司在2025秋季新品发布会上,重磅发布四款iPhone 17系列机型:iPhone 17、iPhone 17 Air、iPhone 17 Pro及iPhone 17 Pro Max。其中iPhone Air以5.6mm厚度成为迄今最薄iPhone,并采用eSIM技术。
苹果此次定价策略显现出极强的市场野心:全系储存空间起步为256GB,但售价未上调,与iPhone 16系列保持一致。国行版本分别为5999元、7999元、8999元和9999元起,将于9月19日正式开售。
苹果此次产品线出现重大调整,用Air机型取代以往的Plus版本,不仅厚度达到前所未有的5.6mm,更全面采用eSIM技术,取消了物理SIM卡槽。这一变化体现了苹果对设备轻薄化的极致追求,同时也顺应了数字虚拟化的发展趋势。虽然目前国内仅中国联通支持eSIM,但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运营商跟进。
据报道,苹果公司计划量产近1亿部iPhone 17系列手机,这一数字远超去年同期水平,显示出苹果对其新品引爆市场的强大信心。
多家权威机构分析指出,iPhone 17系列在AI功能、影像系统、外观设计等方面迎来重大升级,这极有可能驱动一轮前所未有的“超级换机潮”。
对于投资者而言,这场盛宴的焦点不止在于苹果本身,更在于其背后庞大而精密的中国供应链体系。1亿部的量产目标,犹如一剂强心针,为A股市场的一批核心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订单和业绩弹性。
A股市场汇聚了苹果供应链的众多龙头企业,它们早已不是简单的代工厂,而是深度参与研发、掌握核心工艺、具备强大成本管控能力的“隐形冠军”。

添加图片注释,不超过 140 字(可选)
三季度以来,工业富联、水晶光电、东山精密、鹏鼎控股、环旭电子等十余家果链公司均接待了50家以上机构的密集调研,显示出资本市场对苹果产业链的强烈关注。
据多家媒体报道,立讯精密已反超富士康,拿下iPhone 17系列45%的整机组装份额。该公司在半年度业绩会上表示,预计三四季度市场需求平稳略增,客户销售策略成熟,公司充满信心。这一表态从侧面印证了苹果新机的市场预期相当乐观。
蓝思科技则被曝将独家供应iPhone 17 Pro系列超瓷晶玻璃。公司在8月12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,正与合作伙伴一道,配合客户开发下一代盖板玻璃。
另外,京东方将首次为iPhone 17 Pro供应LTPO OLED面板,初期出货量约500万片,打破三星显示和LGD的垄断格局。其他核心企业,如长盈精密(精密结构件)、水晶光电(光学器件)、环旭电子(SIP封装)、兆易创新(存储芯片)等均深度参与iPhone 17的零部件供应。
值得提及的是,尽管苹果试图将印度打造为第二个供应链中心,且从iPhone 17开始,供应美国市场的手机将全部由印度制造,但现实挑战依然巨大。
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印度生产了2390万台iPhone,同比增53%,但仅占苹果全球出货量的约10%。同时印度制造成本比中国高出5%-10%,关键零部件(如芯片、摄像头模组)仍需从中国、日韩进口。另外,印度工厂良品率虽已从早期的50%提升至85%,但仍低于中国工厂98%的水平。
当下,尽管苹果试图推行“中国+N”战略,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,甚至巴西,但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仍牢牢掌握在中国供应链手中。
据苹果公司于2024年4月披露供应链名单显示,名单中187家供应链企业有92家来自中国(其中中国大陆厂商达51家),占比超过50%,稳居首位。而这近200家的苹果核心供应商里,有87%都在中国设厂。
甚至在中国以外的地区,中国公司也在影响着苹果供应链的布局。2012年至2022年间,东南亚和印度的苹果工厂激增,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公司前往这些地区设厂推动的。
苹果的CEO库克曾明确表示:“对于苹果的供应链,没有比中国更重要的地方。”
随着iPhone 17系列开启“超级换机潮”,中国供应链企业正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。从精密结构件到显示面板,从AI芯片到射频天线,中国企业已经深度参与iPhone的创新研发与制造全过程,在这场全球科技盛宴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。
微信视频号:sph0RgSyDYV47z6
快手号:4874645212
抖音号:dy0so323fq2w
小红书号:95619019828
B站1:UID:3546863642871878
B站2:UID: 3546955410049087
参考文献链接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cVI9_tXH1rnL0uSrjvknP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