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news >正文

黑产群控日损百万?设备ID乱象要如何终结?

在移动互联网生态中,黑产群控正以工业化手段侵蚀企业利益。一台主机控制数百台模拟设备,批量注册账号、刷取优惠券、发起欺诈交易——这类攻击每日可造成企业百万级损失。传统依赖IMEI、OAID等系统标识的风控体系,因标识获取受限、篡改成本低而逐渐失效,设备唯一性识别成为行业核心痛点。
一、风控失效:黑产如何钻了设备识别的空子
不法黑产团伙为了突破风控系统的防线,主要采用三类技术手段进行攻击。他们通过群控软件篡改设备参数(如型号和序列号),实现设备伪装,将单一设备假冒成数百台“新设备”以逃避检测。同时利用PC端的安卓模拟器(如雷电、夜神)模拟手机环境并多开窗口,以此进行环境模拟来批量注册账号。此外,还普遍使用按键精灵等自动化脚本模拟真实用户操作,建立低端手机农场进行全天候刷量活动。
当黑产已形成成熟的“改机-养号-变现”产业链时,仅依赖传统的规则引擎显然难以抵御其规模化、自动化的攻击模式。
二、可信ID:重构设备唯一性识别的技术基石
基于弱特征构建稳定标识 
埃文科技的可信ID方案首先通过“弱特征归因算法”解决设备身份问题。它不同于依赖易篡改的IMEI/OAID等强特征,而是采集设备传感器参数和内核版本等难以伪造的2000余项“弱特征”,建立概率模型计算出唯一标识符。该方案的重码率极低(低于0.001%),即使设备恢复出厂设置或篡改环境参数,其ID也能保持高度稳定,从而有效对抗设备伪装技术。
全局流量分析识别异常聚集 
该方案的第二大核心是“全局流量监测系统(LID)”。它依托于覆盖9.47亿设备的庞大行为数据库,实时监测并分析特定IP段的设备活跃规律。
系统能够敏锐识别异常聚集行为,例如单一IP下有数以百计的设备同步操作,或出现明显不符合市场规律的iOS与安卓设备比例失调。这种基于海量数据的宏观视角显著提升了识别精度,为某游戏客户应用后,工作室设备识别率从70.1%跃升至86.8%,资金损失减少78.7%。
多层联动实施精准封禁
方案最后部署了“动态黑名单联动”机制。它整合了四个层级的防护:平台自定义名单、沉淀的庞大历史黑产数据库、风控系统的实时拦截结果以及地理位置围栏策略。
当某台设备被确认为使用群控软件(如群控工具),系统不仅能封禁该设备,还能自动关联其当前使用的WiFi乃至所在的物理位置(例如特定写字楼集群),迅速将封锁范围扩展至所有关联设备,实现对黑产窝点的精准打击和规模化阻断。
三、全流程风控:从渠道推广到运营防护
推广期风控
在推广阶段,该方案通过“设备四状态模型”(新增/重复/更新/召回)动态监测渠道流量质量。例如,某电商平台发现某渠道的“重复设备”占比超40%,结合异常留存曲线(如次日留存陡降)及设备特征(如低价机型集中、新操作系统版本缺失),判定其为机器刷量作弊,及时终止合作,避免预算浪费。同时,系统通过用户行为时序分析(如下载-激活-注册转化率断层)和地域流量异常(如非投放区域突增),进一步锁定高风险渠道,提升反作弊精度。
运营期风控
在业务运营环节,系统针对登录、支付等高危节点部署实时风控引擎。通过图算法构建设备行为有向图,结合设备传感器参数(如Root状态、调试模式)及内核特征,识别伪造环境。数据合规
方案严格遵循GDPR等国际隐私法规,通过工信部SDK认证与ISO27701隐私管理体系,确保设备ID采集合法透明。采用区块链存证技术,将合同流、业务流、资金流、发票流“四流合一”,生成不可篡改的合规证据链。
结语:
当设备唯一性识别精度从64%提升至86%,意味着企业每日可减少78.7%的潜在损失。可信ID方案的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参数,更在于将风控从“事后补救”转向“事前拦截”。随着黑产技术持续升级,基于全局数据联动的风控生态,正成为企业安全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。

http://www.wxhsa.cn/company.asp?id=1

相关文章: